今天,在七年級的導師會議中安排了輔導知能研習,
至於主題嘛~~是在兒童及青少年中最ㄏㄤ、最popular的
「ADHD-注意力缺失/過動症候群」。

ADHD向來被不瞭解的人認為是現代文明病,是生活壓力造成的,
其實,ADHD自古即有案例記錄,甚至許多名人中也不乏少數,
只是以前的醫療科技較不發達,所以,並沒有特別深入的研究,
也因此,他們常成為師長眼中最頭痛、最調皮、最無奈的頑劣者。
但是,這真的是孩子為了嘩眾取寵、故意而為的嗎??
或許,這群孩子也在心底吶喊:「不要再給我貼標籤了。」

ADHD其實可粗略分為3個大類:
1.注意力缺陷型:注意力無法集中,老出錯。
2.衝動/過動型:常常伴隨著行為問題。
3.混合型:兼有注意力缺陷及衝動的特質,最常見。


根據DSM-IV的規準,ADHD的孩子會有以下的症狀:
(1)注意力不足方面:1.粗心大意,忽略細節,作業、活動老出錯。
          2.無法持續同一類型的工作。
          3.經常無法專心聆聽,左耳進,右耳出。
          4.經常無法遵照指示完成事情、作業或職責。
          (非刻意的對立行為或不了解指示)
          5.對於規劃工作或活動經常有困難。
          6.經常逃避或排斥需要專心的任務,ex.寫功課。
          (找藉口推諉、說謊或是犯錯時先拖別人下水)
          7.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的必備物品。
          8.易受外界刺激影響而分心。
          9.在日常活動時,經常遺忘事務。

(2)過動方面:1.經常手忙腳亂或無法安坐。
       2.在被要求坐著的場合時常離席。
       3.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四處奔跑或攀爬。
       4.對於安靜地遊玩或參與休閒活動經常有困難。
       5.經常處於活動狀態,像個馬達小子。
       6.經常太多話。

(3)衝動方面:1.搶答(老師還沒完就先回答)。
       2.不能等待或輪流。
       3.時常插嘴或打斷別人。

看完了這些症狀之後,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都是:那我也是ㄟ…
其實,絕大多數人在一生中都難免有機會產生上述這些症狀,
罹患ADHD的孩子和正常人不同點只是「出現的頻率」不同罷了。

那…要怎麼判斷我的孩子可能是ADHD呢????
要想知道孩子到底算不算是ADHD,那就要依賴下面的鑑定標準了:
1.注意力不足的症狀或是過動/衝動的症狀符合達2/3以上,
   且持續6個月以上,有生活適應不良或表現未達該年齡該有的發展。
2.發病年齡在7歲以前。(這個對家長而言,可能太難記憶了)
3.在2種或2種以上的場合會出現這些症狀。
4.明顯造成社會、學業、工作適應方面的障礙。
5.排除其他的診斷(如:自閉症、精神分裂…)之後仍有這些症狀。

其實,上述的鑑定標準只是比較粗略的方式,符合後只能強烈懷疑,
想確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ADHD,還是應該接受專業的鑑定,
並輔以測驗、量表等工具的鑑定才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l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